誰才是怪獸?~椰子蟹

椰子蟹 Birgus latro (Linnaeus,1767)
保育類二級<瀕危物種>
仔細觀察他的身形可以發現比起螃蟹和蝦子,他更像沒有殼的寄居蟹,
沒錯,椰子蟹也是屬於陸寄居蟹的一種, 母蟹產卵於海中,
當仔蟹登陸時腹部的殼還十分脆弱,因此會有段時間像典型的寄居蟹一樣背殼。
所以當你在蘭嶼綠島看到小小的寄居蟹時,可以俯身觀察一下,說不定是椰子蟹的幼體喔

(文略長,但希望大家都能看看,認識一下離島的人文歷史與椰子蟹的關係)
記得七年前,小編看到的前兩隻椰子蟹都是在綠島,我印象很深刻,
因為有一隻正在烤肉架上冒著煙。
當時綠島的一位當地嚮導帶我們去原始森林中找椰子蟹,而在森林的入口處有兩個人正在烤著一隻像大蜘蛛般的節肢動物,我靠近細看時非常震撼,也有說不出的難過,那滋滋作響的,是一隻巴掌大的椰子蟹。
椰子蟹儘管看似笨重但其實身手非常好,可以爬上椰子樹、林投樹上將果實摘下來食用,圖為正在攀爬林投樹的個體

但幾乎在我要出聲詢問時,嚮導跟他們打了招呼後,轉頭說道:"走!帶你們去看活的",當時還只是國中生的我便把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,一股矛盾感湧上心頭,因為想看活的椰子蟹而不敢壞了嚮導的興致。(而後我們果然在一個石洞附近看到一隻活體,但是我沒有甚麼喜悅感,我還在為剛剛看到的事情而感到氣憤),事後問起嚮導,他只說:"椰子蟹在這裡是被保護的,放心啦!當地人要抓來吃都會拿捏分寸",這個觀點讓我更疑惑了。

當時蕨類小編 第一次去蘭嶼,最後一天的晚上想說這次都沒找到椰子蟹,去林投林看看好了,
正當小編獨自一人走在漆黑的路上時,突然聽見林子內有騷動,手電筒望去,鮮豔的藍色物體立刻映入眼簾,
心想這不是椰子蟹嗎,也太大了吧(頭胸部寬大概15公分左右)!!!椰子蟹見狀立刻往裡面跑去,
小編也奮不顧身的以匍匐前進的方式鑽進充滿刺的林投林,才記錄到這隻鮮豔的大個體,
當時小編在拍他時,可能被他的體型所震懾了,所以不敢靠太近拍,怕被他攻擊XDD
背景可以看到林投林內充滿了林投的枯葉,所幸小編技巧高超,出來時身上沒有被林投刮傷XDDD

上高中之後,開始有每年跑蘭嶼找動物的習慣,便常常跟當地人在發呆亭看海聊天(喝酒?),
問一些故事,當然也少不了椰子蟹的故事,非常有趣,跟大家分享一下:
「由於達悟族早期有在一些森林中埋葬亡者的習俗,因此形成了類似墳墓區的地方,這些地方當地人都會盡量避免前往,但雜食性的椰子蟹會去翻找那些屍體來吃,所以達悟族傳統上認為椰子蟹非常不祥、骯髒,是不會把牠們抓來吃的。」
這是一隻年輕的個體,體型不大,但一樣有優異的攀爬能力,這隻椰子蟹正在食用泥壺蜂的巢。
其實椰子蟹不只吃椰子,雜食性的他們還會吃肉類、屍體、糞便、各種果實,甚至,例如圖中,吃土

但是近代的歷史紀錄裡,有說到蘭嶼人有時也會抓椰子蟹來吃,這是怎麼回事呢?
答案其實不難猜,就是隨著達悟族與台灣、綠島居民交流日漸頻繁,而被"饕客化"了,早期達悟族不吃的章魚、薯鰻、椰子蟹,都因為漢人的影響而一個個成為了桌上的佳餚,儘管因為傳統的因素和保育觀念的推行,會吃椰子蟹的蘭嶼人一直都在少數,但我們不能否認這也對椰子蟹的族群造成了危害。
亞成的椰子蟹在靠近海邊的森林底層生活

現在,椰子蟹在台灣早已是瀕危物種,台灣本島的族群可以說是幾乎滅絕了,僅剩蘭嶼綠島還有少量族群,蘭嶼的族群又比綠島穩定,根據我之前的經歷,我想原因也十分明顯。

除了盜獵,路殺(人踩到、車碾到)也是危害椰子蟹及其他陸蟹的重要因子,
圖為透過車子擋風玻璃拍到,正在過馬路的短掌寄居蟹

被路殺的 短掌寄居蟹(跟上一隻不是同隻~)
椰子蟹是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,可以長到六公斤重,腳展開猶如垃圾桶蓋的大小,被許多人稱為熱帶海島的怪獸,但當人類與椰子蟹對望時,究竟誰比較像怪獸呢?

#蘭嶼  #人之島  #憤怒雞小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