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蘭嶼產石龍子科特輯> 長尾真稜蜥&多線南蜥

一般我們所稱的四腳蛇,就是石龍子科這類短腿、身體修長而且光滑、還會斷尾的小傢伙。而蘭嶼一共可以找到6種石龍子,他們分別是:
沿岸島蜥
股鱗蜓蜥
多稜真稜蜥
長尾真稜蜥
庫氏真稜蜥
多線南蜥(入侵種或海漂?還有待討論)
.
比較殘念的是,這次我們沒有找到庫氏真稜蜥,對這種生活在蘭嶼東南沿海海岸林地及灌木林的蜥蜴,如果你有興趣,可以參考以下網站:
(10/19已增補庫氏的照片)
.
那你不免會想,老天啊!一次有那麼多種蜥蜴,對於平常沒有在看蜥蜴的人來說又都長的超級像,還有,我該去哪裡找它們呢?
.
這時候千萬別左轉進勇者村,拉張板凳坐下來,且聽小編一一介紹,你會發現,每種石龍子都各具特色,且在小小的海島上各據一方,你也會知道要去哪裡找他們,才能一睹牠們美麗的風采。

  • 蘭嶼最大的石龍子~長尾真稜蜥
Eutropis longicaudata(Hallowell, 1856)

體長可達35公分左右(含尾巴),看起來活像隻小恐龍。
特徵上的話可以發現,與多稜真稜蜥一樣,在體側都有黑色大縱帶,但是長尾真稜蜥的背上還會有許多黑色雜班形成的小縱帶。




比起山上,在蘭嶼,你更有機會在島周圍的步道兩側、環島公路旁、水泥壁上的排水孔中發現他。長尾真稜蜥大隻歸大隻,還是非常神經質的,我曾多次看到他,但常常一對到眼就跑的不見蹤影,結果也只有這張照片比較堪用點了。

  • 強勢外來種?或是美麗的意外?~多線南蜥
Eutropis multifasciata (Kuhl, 1820)

原產於東南亞的多線南蜥,最早於1992年首次紀錄於台灣西南部,可能是跟著東南亞的原木或活體植物進入台灣的,隨後,靠著驚人的繁殖力與領域性快速地往東南部、綠島蔓延,而蘭嶼雖然在十年前有一隻被找到,但目擊率一直很少,本來不被認為有族群。

直到這次我們來到蘭嶼的永興農場,在路旁看到數量驚人的多線南蜥,這次的紀錄讓我們可以確定的是,多線南蜥已經在蘭嶼建立穩定的族群了。




但問題來了,很多在菲律賓北部有分布的生物,都能靠海漂來到蘭嶼東部,而我們這次發現的族群也是在東部,而非設置港口的西部,所以,發現於蘭嶼的這個多線南蜥族群,究竟是入侵種還是海漂而來的種類,目前還無法確定。



開闊的步道邊、環島公路旁是找長尾真稜蜥、多線南蜥的好地方
開闊的步道邊、環島公路旁是找長尾真稜蜥、多線南蜥的好地方

唯一能確定的是,他們現在是蘭嶼的新住民,能夠存活於開
闊地、森林邊緣、甚至潮間帶的他們,無疑將為蘭嶼的其他石龍子帶來新的考驗。

#蘭嶼 #人之島 #憤怒雞